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已成为我国
发病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

  • 流行病学

    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的癌症。据估算,2018年全球新增180万肠癌患者,占所有癌症的10%;86万人因肠癌死亡,位居癌症死亡谱第二位。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过去10年中都呈持续上升趋势,逐渐与欧美国家“看齐”。

    根据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我国2020年大肠癌新发病例有56万,是第二大常见的癌症,约29万人因大肠癌而死亡,是第五大癌症死因。

  • 疾病特点

    绝大多数肠癌是由腺瘤发展而来,早期肠癌基本上没有症状。从良性息肉发展为肠癌通常需要5~15年。当发现结直肠息肉和腺瘤时,及时通过手术将息肉或腺瘤切除,就能杜绝其演变为肠癌。肠癌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目前,早期肠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愈,5年生存率高达90%;中期肠癌需要接受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多学科治疗,也可以获得理想疗效;而晚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0%~20%。

  • 筛查的作用

    因为肠癌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早期诊断预后好的特点,使得筛查在肠癌总体防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级预防已被证实是成功的肠癌预防经验,主要策略包括:健康宣传教育促进一级预防(生活习惯干预)、人群筛查强化二级预防(普及筛查)、改进治疗手段加强三级预防(科学规范的诊治)。

  • 筛查方法

    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肠癌筛查方法包括:高危因素风险问卷、直肠指检、粪便潜血检测、粪便DNA检测、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等,其中高危因素风险问卷、直肠指检和粪便检测为非侵入性检查,乙状结肠镜及结肠镜检查为有创检查。对于普通人群,肠癌筛查手段以直肠指检、粪便检测和肠镜检查为主。直肠指检可以查出位于下段直肠的肿瘤,约占所有肠癌的25%。

    粪便潜血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手段。在腺瘤向肠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癌细胞的侵犯,通常会有少量肠道出血,粪便潜血检测就是利用试剂检测大便中的血红蛋白来进行筛查。

    粪便DNA检测是新一代肠癌筛查手段,与传统粪便检测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大肠腺瘤和肠癌细胞由于异常快速生长,比正常肠道上皮细胞更易脱落,粪便DNA检测正是利用脱落细胞的异常成分进行基因检测。

    结肠镜及通过结肠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肠癌筛查、诊断的金标准。直肠指捡或粪便检测有异常的人,均需要通过结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侵入性的结肠镜几乎能贯穿整个大肠(全面覆盖近端和远端结肠),可以观察到大肠的所有部位,并且一旦发现肠道息肉便可立即切除活检。大量研究表明,结肠镜的筛查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达90%以上。

  • 筛查建议

    一般风险人群建议规律筛查的年龄是45~75岁;76~85岁可根据个人意愿、健康状态和既往筛查结果决定;85岁以上无需筛查。高危人群则应当在45岁以前即开始筛查。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被认为是高危人群:

    1.结直肠癌病史;

    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3.有炎症性肠病病史(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克罗恩氏病);

    4.20岁以上且有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史,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林奇综合征)等;

    5.40岁以上且有预警症状,比如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乏力消瘦、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等。

    每年做一次粪便潜血检测,连续三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但不应超过3年。

    每1-3年做一次粪便DNA检测。

    每10年做一次全结肠镜检查,或每5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40岁以上且有预警症状,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做直肠指检、粪便潜血检测。

    20岁以上且有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史,应先行基因检测,确认为基因突变阳性者,每1~2年进行一次全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可防可治,重视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疗效预后更好。

  • 相关资料:

    [1]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2] Bray Freddie, Ferlay Jacques, Soerjomataram Isabelle, et al.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3] 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2016.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4] Siegel Rebecca, Miller Kimberly, Fedewa Stacey, et al. 2017. Colorectal Cancer Statistics, 2017.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5] Atkin W, Wooldrage K, Parkin DM, et al. 2017. Long term effects of once-only flexible sigmoidoscopy screening after 17 years of follow-up: the UK Flexible Sigmoidoscopy Screening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编辑:秦启元

    审稿:王辉  黄榕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