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癌症不光荣,发现早期癌症才光荣!” ——“肠治久安”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

早发现 长安心 康立明生物2022.04.19

4月15日晚,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承办,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肠治久安”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首场专家科普直播活动拉开了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序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张凯教授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冀明教授等结直肠领域的专家大咖,联袂为大众奉献了内容丰富实用的科普知识。

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作为肠癌大众科普品牌,“肠治久安”结直肠癌科普行已成功举办3年,为广大民众提供科学的结直肠癌防治科普知识,为提升民众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意识、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作出积极贡献。

 

早筛早诊早治 肠癌完全可以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大肠癌约56万,在城市里,肠癌发病率位列肺癌之后,跃居第二位[1]


 

数据来源: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库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王锡山教授表示,在他接诊的肠癌患者中,最小的患者年龄只有2岁,最大的患者年龄有107岁,跨越了不同的年龄阶段。但大肠癌虽然高发,却并不可怕,我们大可不必谈癌色变。只要做好结直肠癌的三级预防,就能把肠癌拒之门外。王锡山教授认为,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很多人愿意花大钱去保养自己的爱车,却不愿意去医院做体检。如果每个个体都有肠癌筛查意识,建立起防癌的体系和意识,对提高国家结直肠肿瘤防治是加分项。


王锡山教授

王锡山教授表示,肿瘤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高危人群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都应该早做肠癌筛查。王锡山教授诊治过一个有家族遗传史的典型案例,一家10位家庭成员,有7位得了肠癌,可见肠癌的家族史要特别得到重视。而现在常见的“夫妻癌”则不属于遗传因素,这是由于共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引起的。

王锡山教授特别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善于捕捉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并在早期介入,肠癌完全是可防治的。 

提高肠镜体验度,这些准备工作要做好

很多人肠道不舒服前往医院的患者,都会被医生建议做肠镜,也有很多人因为惧怕肠镜,迟迟不行动而导致肠道病变的发生。究竟做肠镜是一种什么体验,真的需要惧怕它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的冀明主任,为大家揭开了肠镜手术的神秘面纱。

冀明教授表示,大肠癌作为空腔脏器的癌症,早期没有症状,等出现症状都是中晚期了。从肠息肉发展到腺瘤样息肉,到早癌再到大肠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2],给了人们很长的窗口期。如果早期能够做好肠癌筛查,在息肉阶段就给予切除,肠癌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而肠癌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做结肠镜,作为肠癌检查的“金标准”,肠镜不仅能直观看清大肠内部情况,还能直接在肠镜下取活检,非常方便。4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有条件都可以做肠镜检查,就能把早癌检查出来。但在中国,由于肠镜资源有限,还可以选择粪便基因检测等无创肠癌检测方式。相比便潜血,粪便基因检测特异性更高,对早期结肠癌的检出率也更高。

冀明教授

冀明教授表示,肠癌粪便基因检测已相当普及,并早就进入北京友谊医院,目前也被纳入了医保。它的符合率很高,如果粪便基因检测是阴性,可以暂时不用做肠镜,如果粪便基因检测显示阳性,再做肠镜也不迟。冀明教授还表示,肠镜并没有特殊的禁忌症,即使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只要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就可以做肠镜。

冀明教授特别提醒,40岁以上健康人群体检都要带上胃肠镜,可以查出大部分消化道肿瘤,而没有胃肠镜的体检,都不能达到真正的检查目的。

CT值指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解读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定期体检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在人们的印象中,体检并非万能,很多癌症就不能在体检中被检查出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的张凯教授告诉你,不是体检没用,是你的防癌体检没做对!

张凯教授指出,医院常规的体检并非针对癌症而设。如果想在患癌前检查出相关病变,那就需要专门的防癌体检项目。比如肺癌用低剂量螺旋CT,乳腺癌用乳腺超声或乳腺钼靶检查,宫颈癌用宫颈涂片或HPV检查,结直肠癌用肠镜或粪便基因检测等方法。只有选对了体检项目,才能防住相应的癌症。

张凯教授认为,发现癌症不光荣,发现早期癌症才光荣!他同时表示,肠癌是最适合筛查的恶性肿瘤之一,将成为第二个被人类战胜的肿瘤。

张凯教授

对于当下引发关注的核酸检测CT值,张凯教授表示,CT值是指循环阈值,这个值代表检测样本内病毒的多少或者变异的程度。CT值越低,代表测序的周期数越少;而测序的周期数越少,则表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比较高。以肠癌粪便基因检测为例,比如规定CT值为38,也就意味着粪便样本要放大到2的38次方倍数时,才到达设定的相关基因变异标准。

至于体检报告应该怎么解读,体检时发现肿瘤标志物超标了怎么办等问题,张凯教授也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他特别提醒大家在体检时要克服留大便的心理障碍,提高大便潜血或大便基因检测的留(大)便率,这有助于提高肠镜的利用率,帮助大家有效防肠癌。

作为“肠治久安”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首场科普直播,活动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截至21点,民福康、腾讯新闻、名医在线等平台的累积观看近100万人次。

416-21日每晚19:30,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莫穗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正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柏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谭嗣伟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金英教授还将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科普直播,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2] 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20[J].CA Cancer J Clin, 2020, 70(1): 7‐30. DOI: 10.3322/caac.2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