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比寻肠第二届“长安心”病例大赛华南区决赛于武汉举行

早发现 长安心 康立明生物2022.10.11

109,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联合主办,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非比寻肠第二届长安心病例大赛华南区决赛在湖北武汉举行。

此次会议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进行了学术演讲交流,8名来自医院一线的参赛选手分享了精彩的病例故事。

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世琪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吕永曼教授、程斌教授、鲁艳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徐三平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丽娟教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夏燕妮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张李涛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么冬爱教授,长江航运总医院叶艺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郑宇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董丽玲教授,湖北省中医院周凤教授,广州康立明生物销售副总裁池俊林先生,以及本次决赛的参赛讲者出席会议。

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世琪教授

在开场致词中,唐世琪教授对本次比赛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非比寻肠”是体现医生思维的舞台,希望通过本次比赛,能让参赛讲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肠癌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她希望与会同仁们能共同讨论研究肠癌防治策略。

广州康立明生物销售副总裁池俊林先生

池俊林先生在致辞中从政策、市场、学术、技术等角度,介绍了这几年粪便DNA检测产品“长安心”的发展历程,并祝愿选手取得好成绩,携手专家一起推动肠癌防控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癌症早筛事业做出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鲁艳军教授带来了主旨报告《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中应用》,在报告中他分析了各类结直肠癌筛查新技术应用于临床的表现,分享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鲁教授表示,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证实和肠癌相关,相关检测技术针对早腺瘤有好的检测效果

病例大赛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吕永曼教授、程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徐三平教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夏燕妮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张李涛教授担当评委。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晶医生

“请帮我制定一份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体检方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晶医生分享的故事里,一位61岁的先生主动找到医生,要求定制体检。他常年吸烟喝酒,结直肠肿瘤评分问卷分数高达5分,根据《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周晶医生为他安排了粪便DNA检测,结果为阳性。

患者接受肠镜检查,在横结肠与乙状结肠的肠腔内,均发现了大小不等的息肉。病理显示,横结肠为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乙状结肠为管状腺瘤。半年后的术后复查中,退镜至肛门口再次发现小型息肉

周晶医生表示,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结直肠癌是目前最有希望通过筛查实现防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健康管理的价值在于与时间赛跑,通过风险管理找出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获得多个指南共识的推荐,该患者正是完善了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前提下阳性结果接受肠镜检查,发现上皮内瘤变,最终将肠癌扼杀在摇篮里。

针对该病例中的两次肠镜结果,程斌教授指出,没有哪个肠镜医师能够保证肠镜不漏诊,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是有针对性的“精查”,与普通筛查不一样,如果问卷评分高,且检测结果阳性,可以指导肠镜医生更细致地发现肠道隐患。

徐三平教授点评说,病例应该注重故事早筛有关病例故事,应该让人听着听着警醒了,听着听着就明白了。

一个个精彩病例,附以故事性讲解,瞬间为在场听众打开了思维匣子,引发热烈的学术讨论。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么冬爱教授、叶艺教授、郑宇明教授、董丽玲教授、周凤教授也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精彩纷呈的分享与讨论:

么冬爱教授非常认可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她表示,参会的同仁都具有丰富的使用经验,无论是临床使用的的效果,还是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在使用时都给予了医生很大信心。

叶艺教授表示,从以前的小灵通到智能手机技术的更新带来更好的东西日用品一直升级换,早筛产品也同样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应该传统筛查检测方式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一类的新技术逐步更新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周晶医生,获得专家评审团的一致认可,成功夺得本次决赛的一等奖,并接受唐世琪教授和池俊林先生颁发的奖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凌燕、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燕玲获得本次赛的肠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吕永曼教授

吕永曼教授在大会最后总结表示,肠道肿瘤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浓缩了高危人群,优化了筛检流程,是守护家庭,更是守护社会。

早筛、早诊、早治是防控肠癌关键。为更全面深入地探讨肠癌筛查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比寻肠第二届“长安心”病例大赛仍将持续进行,为推动结直肠癌筛查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后续展开的赛事,也将带来更多病例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