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比寻肠”首届长安心病例故事大赛华东区决赛于南京举行

早发现 长安心 康立明生物2021.11.19

2021年11月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主办,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非比寻肠”首届长安心病例故事大赛华东区决赛在江苏南京举行。


 


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周卫红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南京明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周芊池教授、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颖教授、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窦晓坛医师等出席会议。


 


周卫红主任是在自己50岁那年接受肠镜检查的。因为一个在肿瘤外科工作的同学患上了肠癌,并且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了……这件事情给她们班同学非常大的触动,90%的同学都自觉去做了肠镜筛查。

然而,做肠镜之前服用泻药;肠镜之后躺在病床上一边醒麻药,一边等待肠镜结果的焦虑,都成为了周卫红主任不愿回首的记忆。在她供职的南京鼓楼医院的内镜中心,一年有20万人次的胃肠镜,排期漫长。同时,在内镜中心工作的医生们,也希望能够有一款产品可以排除一部分不需要做肠镜的群体,以便让更需要做胃肠镜的人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服务。因此,她期待并欢迎安全、无痛、无创、便捷的肠癌早期检测工具的出现。 


 



“老年群体是肠癌的高发人群。当前,筛查靶向已经朝癌前病变前移了,因此,我们根据筛查诊治共识来做调研。”本次大赛的评审专家,来自南京明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周芊池主任就举例了自己的家庭成员的故事:婆婆81岁高龄了,去年做了一次肠镜,原本健硕的老人,做完肠镜后空腹三天躺了三天,然后眼看着人就精神不振,憔悴了不少。


 



在大会主席周卫红主任致辞及专家周芊池主任分享《结直肠癌筛查及管理路径实施》之后,“非比寻肠”首届长安心病例故事大赛华东区决赛正式拉开帷幕。


 


来自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的尹冬华医生,带来了故事《“长”早护航,“肠”得心安》。

案例中的龙先生,是一名企业家,家庭美满,风度翩翩,他原本来医院只是为了做一个简单的健康体检,但是在交流中,医生了解到,龙先生因为工作原因,抽烟喝酒应酬多、饮食不规律、夜宵频繁。早在结直肠癌风险评估里,就被评为高危人群。

当时医生就强烈建议龙先生接受肠镜检查,但他听到这个建议就断然拒绝了。他说,“我就来个做个健康体检而已,你们有点‘杀鸡用牛刀’了。”亲友也给他极力渲染做肠镜的恐怖,这让他更加排斥肠镜检查了。

于是,医生只好选择推荐他进行粪便DNA检测,并且耐心细致地教他使用。几天后,检测出一个让他不太愿意看到的结果:CT值是36.54,属于阳性。

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王颖主任给科室医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下达了命令:“五花大绑都要把他给绑到肠镜室。如果继续放任的话,会造成很不良的后果。”

从调查问卷,到检测结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龙先生终于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了内镜室。

经过肠镜检查,在横结肠发现增生性息肉;在降结肠发现混合型增生腺瘤性息肉伴部分腺上皮低度上皮内瘤变;直肠距肛门20cm发现绒毛管状腺瘤伴腺上皮低度上皮内瘤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完肠道手术之后,龙先生让自己的爱人做了粪便DNA检测,检查结果阴性。为了验证产品的准确性同时让自己更加放心,龙先生的爱人也去医院做了一次无痛肠镜,结果发现肠道无异常。

在演讲的结尾,尹冬华医生从临床角度肯定了粪便DNA检测新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她表示,对于结肠癌高危人群,尤其是不愿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该方法无创方便,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如果真正做到早检早诊早治的话,我们不仅能够早安心,而且能够长安心。”


 


来自南京明基医院健康管理科的营养师赵海涛在演讲《健康“肠”相伴》里表示,从综合健康管理从业者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关注客户的营养,更要关注客户的排便情况。因为肠道的健康不仅能借助肠镜来检查,也能通过体检、甚至观察粪便形状发现异常。


在赵海涛医生带来的故事里,王先生53岁,喜食荤菜和油腻的食物,对于蔬菜、豆类、水果摄入较少,而且主食以精制米、面为主,基本不吃全谷类及其他粗杂粮。平时抽烟喝酒,甚至会约上三五好友到外面去喝个大醉。

按照以往经验,王先生应该属于高危人群,但他没有家族史,没有现病史,也没有既往史,当问到他个人健康状况的时候,王先生反馈说一切正常。

在反复沟通中,一个细节引起了赵海涛的注意:王先生大便经常粘在马桶上,常年不成形。甚至,喝醉酒第二天排便次数增加至2-3次。但王先生没有注意,因为常发生,所以认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赵海涛医生建议王先生进行粪便DNA检测。结果,发现王先生的CT值为37.3,属于阳性。医生在他的直肠和乙状结肠里发现了高达50枚息肉,其中一枚1.5cm宽基息肉,表面充血肿胀伴浅糜烂!

不仅直肠内有粘膜组织慢性炎,乙状结肠上也有管状腺瘤,伴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谓“站在了早癌的门前”。

在手术之后,赵海涛医生给了王先生许多健康管理的建议,不仅助力患者从治疗向预防转变,也让他从关注症状向关注危险因素转变。


 


六名选手的出色发挥,展现了一场战况激烈,精彩纷呈的专业大比拼。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来自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的选手尹冬华夺得了冠军获得专家评审团的一致认可,成功夺得“非比寻肠”首届长安心病例故事大赛华东区决赛冠军,从本次大会主席周卫红主任手中接过了颁发的奖状。

在优秀的中青年医生以及专家的共同见证下,“非比寻肠”首届长安心病例故事大赛华东区决赛在南京完美落幕。